聚丙烯酰胺的懸浮聚合處理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9-09-16人氣:110
當聚丙烯酰胺線型或低度分支的高分子的鏈間構成化學鍵而構成三維網狀(體型)結構時,則稱之為交聯。這與椽膠的硫化類似,故有時交聯又稱為"硫化".一般過交聯的聚合物的耐熱性、耐油性、耐磨耗性、耐沖擊性及剛性等特性均得到改進。
硫化的更科學的意義應是交聯或架橋,即線性高分子通過交聯作用而形成的網狀高分子的工藝過程。從物性上即是塑性橡膠轉化為彈性橡膠或硬質橡膠的過程。硫化的含義不僅包含實際交聯的過程,還包括產生交聯的方法。 通過膠料定伸強度的測量(或硫化儀)可以看到,整個硫化過程可分為硫化誘導,預硫,正硫化和過硫(對天然膠來說是硫化返原)四個階段。
聚丙烯酰胺的懸浮聚合處理方法:
1、懸浮在有機溶劑中的單體水溶液與小液珠的聚合稱為懸浮聚合,也稱為珠聚合。懸浮聚合物主要由單體、引發(fā)劑、有機溶液和懸浮劑組成。引發(fā)劑溶解在單體水溶液中。分散劑也被稱為懸浮劑。其功能是在攪拌下將單體水溶液分散成小液珠,并將其懸浮在有機溶劑中,以防止聚合顆粒在聚合過程中相互粘附。產品的粒度一般為100-2000 μ m
2、乳液聚合的不同之處在于單體溶液的分散程度相對較低,其通常作為珠粒懸浮在有機相中。因此,所用的有機載體是比重較大的溶劑,如二甲苯、甲基氯乙烯等。分散劑通常不使用高活性乳化劑;攪拌強度也低于乳液聚合。聚丙烯酰胺懸浮聚合得到的產品為顆粒狀,使用方便。
3、在懸浮聚合溶液中,在懸浮劑如Span60、無機酰胺、C12-C18脂肪酸鈉或乙酸丁酸纖維的存在下,丙烯酰胺水溶液在汽油、二甲苯和甲基氯乙烯中形成穩(wěn)定的懸浮液以引發(fā)聚合。懸浮聚合結束后,共沸脫水、分離、干燥,得到珠狀或粉末狀產品。在聚合過程中加入無機鹽氯化鈉、納米3或Na2NO3可以調節(jié)體系的表面張力,提高懸浮穩(wěn)定性,但對聚合過程影響不大。然而,加入少量的單羧酸鹽、二羧酸鹽或多羧酸鹽通常會增加產物的相對分子量并降低聚合速率。